2023四月底飛大阪的機票多少錢?
當時廉航和傳統航空價位沒差多少,而剛好星宇便宜的票也賣完了,所以訂了時間最適合我們,費用也最低的長榮航空。
兩大一小共NT$30,988。
航班怎麼選?
除了價格外,大家單身的時候應該都盡量選早去晚回的吧!
不過我現在是兒子至上,所以當然一切都以小孩的作息為主。這次去程因為起的早,六點就得出門,所以我覺得兒子應該可以在飛機上睡一會兒。回程則是午睡的時間,也應該放電放夠了。
最後實際搭機也如預期那般順利睡著,只是中途遇到其他干擾,就不是父母可以控制的了。
去程 08:30 – 12:10
回程 13:10 – 15:05
帶一歲多的小孩要怎麼選機位呢?
之前看過許多前輩的分享,大致上都是建議搶可以放提籃的那個位子。原本不以為意,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個位子,因為隨身行李不能放在地上。能放地上很重要呀,尤其帶著小孩隨時都需要從百寶袋掏出用品,這樣即使在飛機起降時也還是可以坐著拿。
而且原來帶著不到兩歲的幼童是無法線上劃位的,要提前劃位好像只有加價才能劃位。但覺得已經花了不少機票錢,我一毛也不想再多出,所以決定直接去機場賭人品了。
沒想到這次來回都坐第一排,寬敞的走道加上剛好旁邊沒人坐,一家三口使用三個座位真是太舒服了。而且中間若你像我們一樣很堅定地想吃飛機餐,抱孩子的那個人把餐盤放在空位的桌子上,這樣吃飯時小孩就搆不著。
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我們沒買到最便宜的機票,而是買經濟艙經典(Standard)的關係,所以直接被劃在那排位子?或是那排本來就不用加價,只是因為兩次航班都沒有其他兩歲的小朋友?總之很幸運地,來回系統都自動劃到第一排的座位,讓我們還算舒適地度過兩個小時的飛行。
在飛機上要準備什麼呢?
先把清單列出來:
清潔類:濕紙巾、消毒噴霧、衛生紙。
衣物:一套衣服、口水巾、尿布X4、寶寶的口罩X4。
用品:揹巾、水杯、牛奶杯、吃飯的圍兜、寶寶的乳液(異膚寶寶)。
食物:點心(自製饅頭、牛奶棒)、奶粉*2(自行分裝成袋)。
機上娛樂:一本水畫冊、黏土三色、一本小本的書。
看起來好像很多,但其實體積都小小的也不重。
最後玩具通通沒派上用場,因為甘寶醒著的時候大多興奮地看來看去,並且努力做好鄰里關係。其它時候則多能冷靜地被我抱在懷裡,或是在揹巾裡睡覺。
若寶寶沒有很大隻,還是推薦揹在身上比較安全一也方便些。畢竟還是有可能遇到比較顛簸的狀況,而且揹著孩子手就能騰出來吃飯。
吃的部分後來因為懶得泡奶,直接拿牛奶杯請空服人員裝一些鮮乳。另外,在飛機上等待起飛的期間,讓小孩吃點東西,像是饅頭之類的會比玩具更有安定的效果。
雖然許多父母的建議清單內可能有電子娛樂產品,不過我們來回兩趟連飛機上的螢幕也沒用到,所以這部分大家再自行斟酌需不需要帶額外帶平板。
機場接送
三天兩夜的首選當然是直接停桃機的P4停車場(NT$250/天),不過那個車位好難搶,所以就只好找機場接送了。
還好現在搬到桃園,從桃園市區到機場不用半小時,費用也比一般的機場停車位(NT$490/天)低了一些,到機場時也不用從停車場花時間找出口,所以就選機場接送。
我是出發前幾天在桃園媽媽群組請人推薦的,不過我記得好像價格和55688差不多,大家可以再自己比較。
送機:NT$550+NT100汽座
接機:NT$650+NT100汽座
怎麼搭Haruka?
去程
這個部分網路上有許多分享的文章,都寫的很清楚,只是我當時很開心的查了去程,卻忘記查回程該怎麼劃位、怎麼走。也因此回程真是有些驚險,若沒趕上我們當時搭的那班就會錯過飛機的那種驚險。
去程我是參考這篇,很順利地買到票。感謝前人的分享!
不過買到票之後我們也剛好錯過最快發車的那班,但也因為多了一些時間,劃完指定席我們還能先買些食物上車吃。
簡單地在另一棟大樓的LAWSON買了甘寶的優格,還有我們大人的一些零食、飲料,買完後時間還充裕,邊和小孩玩一邊慢慢地找搭車的位置。帶著孩子出門盡量不要把換乘的時間壓得太緊,不然一有時間壓力,可能會搞壞了全家出遊氣氛。
上車時才發現票務人員幫我們劃在第一排的位置,真是感謝她那麼貼心地主動幫我們劃合適的座位區。帶著小孩出遊時常常受到幫助,也許對方可能覺得是舉手之勞,但對家長來說卻往往帶來許多的便利。
回程
回程的Haruka劃位櫃台在二樓。我沒想過要先查位置,就直接跑到一樓的JR櫃台排隊,排了好一會兒終於輪到我時,票務人員尷尬又親切地告知要到樓上才能劃位。
上去好不容易找到櫃台,但排隊的人繞了好幾圈,看到那畫面心都涼了,但也只能跟著排隊。正等得憂心時,老公突然來了一個神救援!
他一邊揹著孩子,一邊查資料。原來我們的來回票可以搭自由席,不劃位也沒關係,拿票就能直接刷進站,還好有趕上我們最後一班往關西機場的Haruka。
所以如果很需要指定席,可以在購票的時候就先劃回程的座位,或是提前到車站劃位。不然也不用緊張,到時早點去排自由席吧。
帶小孩怎麼在京都市內移動?
在這次的旅行之前,我們一直堅持要求兒子坐汽座。不過出國旅行,又是短程的移動,我們決定讓自己輕鬆一點,所以其中幾段是搭計程車銜接的。
因為我們都不會講日文,加上我又懶得拿現金,這時使用Uber叫車非常方便,價錢也可以事先估算能不能接受。
其餘的部分我們就是走路+地鐵。
因為住在京都車站附近,搭哪個線都很方便,而且若不是帶著小孩,其實可能也不用搭計程車,景點之間走路也能走的到。
公車這次沒體驗到,主要是懶得查班次銜接,也聽說公車乘客很多,怕揹著孩子會影響別人,等兒子大一些再帶他體驗看看吧。
推車or揹巾?
看了一下前輩們的經驗分享,覺得京都滿多景點不太好用推車,加上我們兩個人能輪流揹,因此就不帶推車了。後來在清水寺看到一家四口,爸爸在大太陽下扛著推車,媽媽牽著小孩走在石階往上爬,更覺得揹巾輕便許多。
雖然大家都說小孩在推車上睡覺時,大人就可以好好吃飯、逛街,但甘寶吃飯時間也是大人的吃飯時間,其它時候他若想睡就在我們懷裡睡,所以倒也沒覺得哪裡不方便。
當然也可能是我們在台灣的時候除了在住家附近散步外,其它時候也不太帶推車的關係吧,一家子出門已經很習慣抱著或揹著走。所以還是看大家平常育兒的習慣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