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和另一本「The Happiness Project」好像都是我在瀏覽兒童繪本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這兩本書的出現真是非常符合我當下的需求 — 整理現況,進而有效率地經營家庭,同時也要尋找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快樂!
不過,在尋找快樂前先來把日子過好吧!
這本書將生活分成三大類:時間、空間、金錢。而後面其它篇章則是具體得分享如何簡化或更有效率得安排孩子的教育、備菜、節慶活動等。
但是不管在整理哪一個部分,都要先確認自己的價值觀、家人的習慣和喜好,如此才能做出取捨,然後精簡不必要的花費和時間。
這本書先討論的是時間,但我覺得空間的整理比較能鼓舞人,所以將這一項提前到最前面分享。
空間
「當你了解混亂的情感與混亂的物品極為相關後,你才能開始整理物品。」
沒錯!我很容易因為桌面雜亂而無法專注,而身處的空間亂七八糟更是讓我心情煩躁。但我並不是立刻就察覺這件事,而是在收拾完後感到愉悅有活力時才驚覺整潔的重要性。但長此以往又忘了這件事,周而復始。
在開始收拾房子之前,先好好正視自己的內心,問問為什麼會囤積東西?我們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
接著,如你所能想到的:想要一個整潔的環境,就得先做「簡化」的工作!
若你不是一個能夠狠心丟東西的人,不妨參考這本書的指南:
1. 一個大垃圾袋裝垃圾;
2. 一個紙袋裝可回收物品;
3. 另一個大垃圾袋裝要捐出去的物品;
4. 一個大箱子放你要保留的物品。
在這本書的第五篇中有很具體的「簡化」方式,像是也許丟一些東西你覺得很輕鬆,但總有現在捨不得丟或覺得之後會用到的東西,這時你可以捐出去或是轉賣。而剩下真的不想丟的東西呢?可以「建立物品的最後一站」,用看不到內部的容器裝箱,並且標註日期,這樣你日後就會發現自己真的不需要留著它們。
實際運作
以下是我看了這本書後,關於空間這部分近期想做的:
整理衣櫃、儲藏間。
為物品設置專區。
時間
首先,一樣是從認識自己開始,你知道你的「黃金時段」嗎?
黃金時段是指:
「也就是你思緒最清晰、做事最有效率的時段,請盡量將最需創意或最具挑戰性的工作安排在這個時段,這段時間最值得你珍惜與投資!」
然而,畢竟你現在不是單身,所以時間的規劃上就需要將你的家人也排進去,找出大家最理想的作息時間。而這個規劃需要你很了解家人的作息,並且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安排。
若你時間真的都被塞滿滿的,還可以尋求外部的協助。這邊提供兩個方式:
- 強化社區關係,這樣整個社區都是你的托嬰中心。
- 「外包」,花錢請人做你能做的,但不是非你不可的事情。
而每天零散的時間呢?我很喜歡書中提出的「利用沒有效率的時間來處理雜事」這個概念。你可能經過一整天的轟炸身心都很疲憊,這時只能像機器一樣動作,所以可以整理一個抽屜、分類郵件或打電話等,瑣碎但又不會花太多時間的事項。
另外,安排一個「空白時段」我覺得也是容易忽略,但能讓你的生活更彈性的作法。沒有壓力、沒有非要做的事情,這樣就能好好享受輕鬆的相處時光或是自己的優閒時間。
實際運作
以下是我看了這本書後,關於時間這部分近期想做的:
不要花太多時間選擇。
固定做家事的時間,例如每個星期三確認帳單、每周一洗床單。
與老公一起規劃一週和一個月的行事曆。
繼續努力建立地方媽媽關係。
財務
首先,跳脫一下,客觀得分析你是不是真的「認識自己」?需要多少錢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如書上所說「財務狀況常被情感、文化、社會的期望及壓力所綑綁。」試著擺脫各種比較,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不隨波逐流,這樣才能搞清楚什麼對自己來說是真正值得付出的(時間亦是同理)。
如同時間,金錢也是有限的資源,優先順序可以參考書中的建議:
1. 需要vs 想要
當你看到其他人在Instagram上分享出國旅遊的照片,或是群組中媽媽們買了高價的玩具,你得冷靜下來,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能夠滿足你的「想要」和「需要」。
2. 此筆支出能否帶來收穫?
這邊的收穫具體地來說可以是指豐富你的生活,或是花錢請幫手,讓你騰出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但每個家庭認為值得的投資都不一樣,所以還是要先好好地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需求。
釐清後還需要管理資產。最基本要做的是「追蹤現金流」,也就是掌握目前家中財務狀況,接下來就支出的優先順序和現金流來規劃財務。
另外,別忘了學習管理財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盡量讓藉由收入(零用錢、紅包錢)和花費,學著做預算管理,因為要先存錢才能買想要的東西。
實際運作
以下是我看了這本書後,關於財務這部分近期想做的:
購物前先看看現在有的東西。
將每年須繳的費用加入支出表,並規劃明年家庭預算。
設定家庭年收入目標,並投入強烈的意念去執行。
其它篇
以上是前面幾個章節的重點,後面的內容大多是適合至少孩子已經上幼稚園大小的家庭,像是在學校的生活等。這些我決定等兒子大一點再來細讀。
實際運作
以下是我看了這本書後,關於生活其它部分近期想做的:
規劃好一週菜單再去買菜。
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結論
如果你沒空看完整本的話,那就看第一章吧!後面的篇章都是在補述和舉出實例,而第一章是極簡教養的整體概念。
然後不管是時間、空間還是金錢,都應該投入在「有特別意義而且具有長期收益」的地方,秉持著這個概念執行,也許原本像亂枝一樣的生活就能夠直挺挺地向上伸展。
補充:
後來看到這篇文章,是這本書的兩位作者寫的。


留言
張貼留言